县(区)委书记、县(区)长访谈:
贡觉县委副书记、县长杨玉斌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动下,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脱贫攻坚行动,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展开。我们昌都市的脱贫攻坚行动也是如火如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我们昌都的工作成效怎么样?有哪些好经验可以分享?又有哪些工作举措?我们将在《脱贫攻坚面对面——县(区)委书记、县(区)长访谈》节目中一一呈现。
主持人:
杨玉斌县长,首先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咱们贡觉县和县里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情况。
贡觉县位于昌都市东部,地处川藏交界的地理中心,是连接国道318与317线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正在规划并即将实施的川藏铁路进藏第一站。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之特殊的历史进程,贡觉县整体呈现出边疆边界地区、民族宗教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共有的特征,是全区最为典型的维稳重点县、深度贫困县。
“十三五”期间,通过反复的“回头看”,甄别调整,我们不断的提高了精准识别率。目前,全县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72户17572人,贫困发生率达41.79%,涉及12个乡(镇)、149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131个)。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贡觉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四年如一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遵循“五个一批”路径,落实“六个精准”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重要目标,倾全县之力、用超常之举,深入持久地开展了这场全民攻坚战。经过四年的努力,贡觉县已实现3055户17535人脱贫和149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剩余17户37人计划2020年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8%以下。
主持人:
您刚刚介绍,贡觉县在脱贫攻坚中是倾全县之力、用超常之举,深入持久地开展了这场全民攻坚战。那么,目前的成效怎么样呢?首先,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发展产业脱贫情况。
在发展产业脱贫方面,我们贡觉县坚持“统筹全局、规划在先、长短结合、带动脱贫”的产业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以自治区、昌都市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为引领,逐步规划形成了全县“北农南牧东林”产业布局,先后投资5.84亿元开工建设产业扶贫项目6类90项,目前已完工85项,开工率达100%、完工率达94%,覆盖全县12个乡(镇),149个村(居),实现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率100%,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592人。从项目类型看,在已实施的90项产业项目中,种植业项目19项,占比21%,养殖业项目36项,占比40%,充分体现了产业立足本地资源特色,突出了就近就便、能干会干的乡土优势,规避了技术壁垒和市场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主持人:
能具体讲一下主要有哪些产业?
主持人:
主持人:
我们知道,贡觉县“三岩”片区实施了跨市整体易地扶贫搬迁,在这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怎么样?
主持人:
杨玉斌:
为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县一是优化完善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制度。积极与定点报销医院进行信息化对接,目前昌都辖区内医院建档立卡患病群众住院治疗已实现“先诊疗后付费”,2016年以来已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制度的住院贫困患者103人次。二是简化医疗报销程序。为减轻广大农牧民群众负担,我县在十二乡(镇)均组建了医管办,对群众的医疗报销材料统一收集、统一审核、统一报销,做到了让干部多走路、群众少跑腿。2016年以来共完成大病住院报销12685人次,报销金额552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大病住院报销2327人次,报销金额994万元。三是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覆盖免费体检工作,“六病”和包虫病筛查工作实现全覆盖。四是聘请第三方医疗机构,破解分级诊疗难题,“三个一批”成效显著,其中落实重病兜底27人、大病集中救治344人、慢病签约服务2242人。五是完成了县人民医院改扩建、藏医院迁建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健全了以县人民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
主持人: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项根本性举措,贡觉县在教育扶贫方面的成效怎么样?
杨玉斌:
为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几年来,贡觉县投资近2亿元完成了县小学迁建、县中学维修改造、县实验小学新建等重大项目,较好地改善了全县的办学条件。全面落实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控辍保学职责使命,强化了“四书制”和学生信息纸质档案督导本,全县无一人因贫失学、因贫辍学。截止目前,全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到6548人(其中:学前775人、小学4577人、初中1196人);2016年以来,“三免一补”资助贫困大学生234人,资助资金301万元;“东风润苗”基金资助贫困大学生334名,兑现资助金106万元,资助内地高中班学生56名,兑现资助资金11万元。
主持人:
贡觉县在生态补偿脱贫方面的成效怎么样?
杨玉斌:
主持人:
社会兜底脱贫方面的成效怎么样?
杨玉斌:
主持人:
通过您这么多的介绍,我感觉贡觉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抓得很实,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那么,贡觉县在脱贫攻坚工作还要哪些亮点和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除了前面谈到的这些工作,我们也确实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特别是2016年以来,一是严格按照《贡觉县“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2016年以来共投入1655万元新修建了32个人饮工程点,解决了1538户871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3837万元对107个人饮点进行维修改造。目前,全县274个安全饮水点水质监测均达到国家标准,真正让贫困人口喝上了放心水。二是投资4217万元,进行农网升级改造,保障了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三是投资13.8亿元,建设交通续建项目114个,改建里程504公里。全县乡(镇)通达率100%、通畅率为41.67%,行政村通达率为100%、通畅率62.41%。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主持人:
当前,贡觉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哪些?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成效的巩固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主持人:
杨玉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新年贺词中提出,到 2020 年,中国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绝对贫困,这必定会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但是消灭绝对贫困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与贫困做斗争的事业终结。所以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坚持“班子不散、力量不减、频道不换”、坚持“摘帽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全力以赴抓好剩余未脱贫人口退出工作、已脱贫人口的成效巩固工作,同时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融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努力。
主持人:
节目最后请您推介一下咱们贡觉县的特色产品。
杨玉斌:
我就简单介绍3个贡觉县的特色产品。一是昌都阿旺绵羊。阿旺绵羊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2015年荣登国家“2015中国喜羊羊之乡百宝榜”,锦言誉为“吉物天成”、2018年成功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具有肉质细嫩、风味独特、无膻味的特征。经中国农业大学检测,阿旺绵羊肉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富含钙和硒元素,具有胆固醇低、蛋白质高等特点,营养价值极高。阿旺绵羊产于无现代工业污染的高寒草原,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二是贡觉康巴石锅。该产品是贡觉县康巴石锅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制作生产的,贡觉县康巴石锅主要原料为皂石,质地绵软,具有传热快、保温久、不粘锅等优点,汤汁香浓可口、后味醇厚、持久。石锅含有人体所需的钾、钠、钙、镁等多种微元素,长期使用对人体越有益。长期食用石锅炖煮的食物对高血压、胃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是养生保健人士首选滋补厨房上品。三是小扁豆。该产品是贡觉县三岩夏龙绿色农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学名兵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名滨豆、鸡眼豆。是一种粮食和绿肥兼用作物,新石器时代就有栽培。分大粒和小粒两个亚种,贡觉县种植的属小粒亚种。小扁豆含蛋白质和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可溶纤维,含铁量是其他豆类的两倍。小扁豆中维生素B和叶酸的含量也较高,叶酸对女性非常重要,可以降低胎儿畸形率。深色扁豆里的色素有抗氧化剂的作用,可以预防心脏病和癌症,抗衰老,是日常保健养生的天然产品。
主持人:
好的,谢谢您的推介。今天我们与贡觉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杨玉斌面对面,了解了贡觉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一起分享了贡觉县的工作亮点和经验。感谢杨玉斌县长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观众朋友们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